卢浮宫和奥赛宫

2008-02-16 06:22:00

这两个室内项目,就合并在一起交代吧。

卢浮宫是今天去的,逛了几乎六小时,还是没能全部看完,已经体力透支。卢浮宫本身就是一个宏伟的大作品,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盛大的场地,那些巨幅的油画该如何显示它们辉煌的效果。所以,卢浮宫和它的展品,是相得益彰的一整件艺术品,在参观的同时,我也多次抬头仰望屋顶金色的装饰和浮雕,还有大幅的宗教或神话内容的油画,走在白色的宽大楼梯上,我忍不住想,以前曾有怎样的人也从这里盘旋而上,有怎样美丽的裙裾滑过,还有怎样忧愁的面容。无法想象居住在迷宫一样的宫殿里,是什么感受,是迷惘还是恐惧,还是踌躇满志?

参观展品就是在脑子里一一调动看过的书籍和画册,从《艺术哲学》到黑格尔,到各种艺术史,还有许多看过却不记得具体名字的画幅,突然呈现在眼前时,感到似曾相识的喜悦。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还有法国早期的雕塑,都是白色大理石或青铜雕刻而成,静止的姿态或是搏斗、舞蹈等动态场景,由坚固的材料雕刻成静止的一瞬间,仿佛凝聚了所有力量和精神,呈现出静穆和超现实的美。每个人的面容都仿佛被天国的光辉笼罩,那么超然,全然是超越了尘世的崇高理想。看到了著名的断臂的维纳斯,被无数人簇拥着拍照留念,而她真正的美貌似乎已经被这喧嚣的场面遮蔽了。还有绘画,最早是乔托等意大利大师的宗教画,金箔的光辉照耀着整幅画面,人物虽然有些笨拙,却因此而显得纯朴,更符合仪式化的场面需要。之后的描画手法越发精细,蓝色,红色,金色三种主要色调的组合构成金碧辉煌的效果。巨幅的油画排列在宽敞的长廊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真是难以忘怀。福兰德斯和荷兰的画,像丹纳说的那样,因为气候更寒冷,而呈现出比较阴霾的气象,大多是平凡的农村生活场景,色调暗淡了很多。绘画展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蒙纳丽莎,保安工作很严密,加上人群拥挤,只能从较远的地方望见,总觉得看过太多次以后,看到真实的作品,并没有太多激动,倒觉得画面色调太暗,引不起我太大的兴趣。

除了雕塑和绘画,还有拿破仑三世的套房,大多是鲜红的丝绒窗帘和椅垫,配上金色的装饰和水晶吊灯,显得格外温暖富丽,任何细小的角落都精雕细刻,皇室使用的餐具和其他物件也都是如此。每一样都绘有美丽细致的图案和花纹,繁复得无以复加。虽然看着眼花缭乱,但想象当时的皇室成员们,每天都要端庄地生活在这些过分精美的房间和器物之间,举手投足都要谨慎稳重,难免感到气闷。我望着摆满烛台的长餐桌,那些旧时代的人们仿佛就坐在其中,端庄与滑稽,神圣与阴暗交织在一起,构成奇异的图景。

下午走累的时候,坐在一处开阔的地方,四周是巨大的白色雕塑。一些可能是舞蹈学校的学生,在雕像间的空地上比划舞蹈,让我想起邓肯这个崇尚希腊的舞蹈家。老师在展厅里给学生讲课,一些艺术工作者把电影镜头打在墙上,似乎在制作某种效果。卢浮宫成为了无数人的宝藏。巴黎的人们拥有这样宝贵的资源,这点是我非常羡慕的。

再说说奥赛宫。是前天去的。主要是一些印象派的作品。印象派是我比较熟悉的,因此,看到马奈的《草地上的早餐》,看见《奥林匹亚》,看见卢梭、高更,看到从画册上熟悉的画面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想到画面背后的画家和故事,就使参观的过程充实了很多。有整个房间凡高的画,包括他的几幅自画像,教堂还有自己的房间,明亮的厚涂的色彩照耀着;莫奈的三幅大的睡莲占了一面墙,还有一面墙是并排的几幅画,画的同样一个教堂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线下的不同状态。还有毕沙罗,温和的乡村图景,占了不小的数量,到了后期,他的画面也受了后期印象派的印象,变得更明亮起来。

巴黎的博物馆是一大财富,可惜法文的说明文字我看不懂,只能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补上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