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在今天的咨询里我想,至少咨询师,是肯定不会嫌弃我倒苦水的人。

在这段时间的咨询和自我努力里,我也明白了很多。看见那个宁愿做暴君也不能忍受欺压的自己;看见那个把宝贵东西紧紧抱在怀里不让别人摸一指头的孩子;看见那个始终在水底的影子,以为一点压力就能让她沉没;看见那个找不到爱,就自己去给予的,自我安慰的人……

有时我想在黑暗中,一直在阳台上坐下去,听着不断的水声,放弃所有思想。来这里时,我以为,只要有海,一切就都能好起来的。现在我和骨头天天夜里都去海边,而我竟然还梦见了海。海存在于不可见的高处。

丧失了感知的人,像被光线榨干的藤条,只管往前匍匐。她一直走一直走。愿风带走紧绷的内心,愿长夜不终结,不醒来就不用面对刚硬的一切。

怎样才能认为自己是好的?怎样才能在墙上凿开一个洞,透出光?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件事不能用思考,而我不能放下这种力度。我站在高处,看见过去的自己穿过纷扰的事件走来,和我的现在汇合。我看见她盲目又痛苦,看见她哭泣,她希望放弃却做不到,看见她一次又一次努力。每个月我去长沙,让朋友看我蜕到第几层皮,什么时候才能走完一百级楼梯呢?

我本来也许会成为另一种人,但我那时抓住了宝贵的稻草,它指引给我唯一的光。我知道至少自己是坚韧的,刮过骨,希望伤能就此平复。是时候把过去放下,启动生命新的契机了。这才是中年的意义吧。

家常闲话总是最有趣的

2011-07-24 23:09:12 简.奥斯丁是毛姆非常重视的一位作家。按照毛姆以趣味为主的阅读观念来看,阅读简.奥斯丁的小说所能享受到的乐趣完全能使她当之无愧地进入伟大作家的行列。在看毛姆的评论文章之前,我一直以为简.奥斯丁是一位严肃、冷静,虽然内心不乏风趣,表面上却波澜不惊的老姑娘,但毛姆关于她性格和生活的简要描述却颠覆了我的想象。其实,一个表里一致的活泼漂亮的姑娘,才更应该符合这样一位作者的形象,只是我太习惯于看到一个个分裂、悲哀、孤独的作家的身影,而忽略了简单明媚的可能性。

在看《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时候,我暂时忘记了周围的不快。我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在一切能抓到的空闲时间里,沉浸到简.奥斯丁琐碎而风趣的叙述中。就像毛姆所说,她讲述的故事情节,如果概括出来,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甚至没有紧张的节奏和曲折的悬念,但是只要拿起她的小说,你就会忍不住一直看下去,急切地想翻到下一页,追踪主人公的行踪和心理变化。她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她惊人的观察力,在谈论她笔下的人物时,她总是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坦露他们每一点心理波折,同时带着独有的讥讽语调,让人忍俊不禁,又不感到刺痛。对那些心态狭隘的人物,她揭露他们的自私和小心眼,把他们放在放大镜下,让我们看见他们绿色翅膀上所有狡黠的闪光。她只用一句话就剥除他们的伪装,撕开温情的花边,我们就像一个外国旅客,在公共汽车上,突然从彬彬有礼的乘客眼中,看出他早餐时与妻子吵架后未消的余怒,从而从一切繁文缛节背后触摸到了真实的质感。那个时代的繁琐用语、饭桌上的银餐具、淑女们穿戴的厚厚的花哨衣裙包围了我们,而简.奥斯丁瞬间就为我们开辟了丛林里的小径,指引我们看到普通人的内心,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撇开异国风情和时代因素,他们的性情和今天的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曼斯菲尔德庄园》讲述的两位主人公的美德,在今天的标准下看,反而让人觉得过于一本正经。但这并不妨碍阅读的乐趣,进入故事情境中后,我们似乎也置身于作者身处的时代,我们通过她的眼睛去探究真相,去赞美,去批判,重要的不是道德批判,我相信这对于简.奥斯丁来说,也并非她希望强调的,她只是在展开一幕幕真诚与虚伪的较量,在这些较量中,她津津有味地展示了每个人的内心戏剧。这是她用一双冷静讥诮的眼睛捕捉到的,她想与更多的人分享她看待世界的细致有趣的方式,想让我们这些陌生的人,也能为她的机智和幽默所打动,正是单纯简单的目的带来了最好的效果,使她的小说里完全没有男人们宏大叙事的野心,没有对丰富学识和审美能力的无休止的炫耀,所有的文字都紧紧围绕着她的人物,即便是对他们的评价也总是干脆利落、恰到好处,绝不会让人想到讲述者的个人背景。
在《傲慢与偏见》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简.奥斯丁都通过女主人公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这种看法在今天来看是不足为奇的,但在当时,也许还是相当新锐的。说不定当时看到这些谈话的某些读者,还会为此感到愤怒。即便是《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让我们觉得过于正经的芬妮,也会说出这样的话:“任何男子都有可能得不到女子,至少是其中一个女子的好感和爱情,尽管他一向得到大家的赏识。哪怕他十全十美,具备世界上的一切优点,我想也不应认为,他所喜爱的女人非得都爱上她不可。……按照她们的想法,她们似乎认为,一个女人可以随时响应男人的感情,在这一点上,我与她们有很大的分歧。”在这样一本讲述那个时代庸常一幕的书中,这样的话语显示出的新鲜和力量,往往瞬间就照亮了全书,扫清了人物身上的古板和肃穆,摆脱了平庸的道德批判,也让我们窥见了作者犀利的眼光和高于时代的见地,虽然她从未刻意表现出来。
说到书中的人物,对好人的塑造往往比坏人更难获得成功,这一点在本书中也体现了出来。芬妮和埃德蒙虽然具备了一切善良与可爱之处,但因为过于完美,总让人感到有些沉闷,即便是埃德蒙不理智的恋爱也无法破坏他完美的坚硬外壳。但诺里斯太太这个自私、小气又永远急于炫耀自己美德的人物,虽然她的出现总伴随着一系列讥讽的描述,总让我们为柔弱的主人公受到的待遇担心,但她无疑是整本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而花花公子克劳福德先生的真诚感情,比起埃德蒙始终如一的关怀来,似乎更赢得了读者的心,就连作者也忍不住暂时为他说起了好话。我忍不住觉得,如果克劳福德最后与芬妮生活在一起,也许他们的生活,还会像这本书中讲述的故事那样精彩生动,而不至于流落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幸福平静”这样乏味的语句。总之,即便是那些性情不成熟稳重,不够善良,或虚伪小气的人物,他们的出现也只是更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并不会带来太痛苦的情绪,虽然人类最深沉的感情往往在一部作品中以爆发的方式剧烈地呈现出来,但这样温和犀利的披露方式,似乎更符合现实本身,也更让我们感到亲近。
全书的节奏到了结尾处,突然莫名其妙地加快了,似乎是作者看到她的创作超出了预期的页数,想要在计划的厚度中结束这个故事。总之结尾的讲述,只是保持了这类温情作品一贯的喜剧情节,并没有出人意料之处,从人物的心理发展来看,也显得过于仓促。这也算是这本书的小小瑕疵吧。虽然如此,在没有了简.奥斯丁的阴郁的下午光线里,我又感到疲惫与厌倦,回想阅读这本书的那些天,我竟完全忘记了这阴沉的天气和窒闷的空间,只顾埋首书页之中,这也算是这位消逝于时光之中的可爱女士,带给我的一份古典的慰藉吧。

四只猫的假期

2008-06-09 00:09:44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养四只猫,对我还是从来没有的事。两只新猫一来,局势就非常紧张,特别是我家柚子,反应巨大,又是低吼又是哈气,还把自己吓得吐了好几次,最后连松鼠也哈,显然神志已经不清了。我真不明白,自己的地盘,居然自己被吓成这样,太丢脸了。
 
到了夜里事态进一步恶化。在柚子的带动下,财迷一直大叫,草莓发出呜呜声好像唱歌,松鼠紧贴着我的肩膀,怎么也扯不开。四只猫几乎每只占据一个角落,如果其中一只稍微挪动一下位置,侵入对方的临时地盘,就会出现剑拔弩张的场面。从后半夜开始,觉就没法睡了,在一片杀气中,我时睡时醒,甚至梦见向财迷和草莓的主人描述目前的状况。到了早上,起床把房间门打开,空间变大一点后,它们终于稍微安静了一点。
 
第二天夜里悲剧继续上演。财迷持续大叫,我怎么对它说话都没用。如此耗了不知多久,我精神崩溃,决定给这小子来点硬的,但在黑暗中实在分不清松鼠和财迷的身影……后来开灯对财迷责骂之,它不旦不悔改,反而对我耍脾气,弄得我毫无办法。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今天是第三天晚上,我决定干脆开着灯睡……

柚子小朋友过生日

2008-04-14 23:04:51 

昨天,柚子小朋友在呼呼大睡中度过了三岁生日,正式成为青年猫猫,虽然行为举止尚需继续教育。
由柚子他爸bd同学出资赠送滚地龙一个,特此鸣谢,周知。
柚子小朋友目前身体健康,日渐丰满,性情活泼,茁壮成长,感谢大家三年来的关心爱护。

北京

2008-02-28 18:42:37 

半个月在陌生的幻觉里飘荡,回来以后已经不知道怎样上班。没有工作以后,生活就仿佛成为一个迷离的春秋大梦,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今天把朋友的博客看了一遍,特别是看到ansi的,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浮现出来,北京,在北京的感觉。看到别人的生活依旧,就仿佛一个坐标,描画出我又想又害怕面对的自己的生活,我害怕一切照旧,害怕面对同样的困境,害怕再一次掉进去挣扎,但没有那种熟悉又心神恍惚,像一整个星期在法国梦境里那样,茫然无措,始终不能回家。
 
窗外是北京的春天,人们开始穿上单衣,我望着天空中飞翔的鸟,想象那些街上漂亮而有生气的姑娘们。好几天没出门了,世界好像突然就变了很多,我却一点也不能体会。面对所有迟疑未决之事,面对预感中的悲伤,我只是闭上眼睛,只想在这一分钟保持微笑,像一个老好人一样安静度日,不用时时从沉睡中惊跳起来,看见自己多么麻木多么平庸不堪。那是另一种力量,在困难时闭上眼睛,说服自己。

有才华的女人们

2007-09-30 22:38:22 

从社里找出一本关于弗里达的书,有关于她艺术和生平的文字,以及彩色及黑白的多幅画作。那些色彩富丽的画作,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表达了她的悲哀和痛苦,甚至是暴烈的情绪。很难想象一个人终生都怀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和依恋,却始终得不到完整的回报。就像一只海鸟始终进行着疲倦的飞行,终其一生也未能寻到一块栖息的陆地,获得短暂的平静。在长期的孤独状态下,绘画成为她最大的安慰和宣泄途径,她在绘画时并不考虑观众,只是将那个隐藏在面具后面的自己赤裸裸地,过分坦率地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她才获得了内心的平衡,在最后依然能说:我爱迭戈,胜过爱我自己。她的痛苦也许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她表达痛苦的方式是非凡的,她给自己和我们,都留下了不寻常的礼物。
 
又看完一本诺克林写的关于女性艺术的书。其中女性作家斯蒂海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自由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精致的生活氛围,完全是自在的,不为他人所羁绊的审美和生活情趣,构成她独特的魅力。她的诗简短而充满自我的光辉,我非常喜欢:
 
偶尔
一个人
看见我的光
匆匆进入
被歌唱
被惊吓
匆匆出来
大叫失火
或者刚好
他试图
压制它
或者刚好
他试图消灭它
从没有一个朋友
享受它
如它过去那般
于是我学会
把它转弱
把它转掉
当我遇到陌生人时——
走出恋情
我打开柔和的
粉红的灯
灯光是温和的
甚至迷人
它是一种保护
对抗衣着
以及眼泪
以及当
我摆脱
这总是陌生的人
我打开我的灯
变成我自己
 
她们都是有才华的女人,她们的才华是她们内心的痛苦或精力得以宣泄。这种宣泄是如此绚丽、优美,没有人会因此厌烦。我常常羡慕她们,有这样的能力将最普通的情绪转化为创造力,点石成金。当体内蕴藏的天赋得以释放,由此产生的喜悦是巨大的。对弗里达,它是使她精神平静的良药;对斯蒂海默,它则将其愉快和独立的精神向四周传达。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才华将成为他们在孤独中最好的伴侣,它是单纯的内视转化成辉煌的作品,从而在完成之日,再一次地抚慰了创作者的精神。这就是他们对抗世界的,最有力的武器。

积极的事

2007-08-22 17:58:14 

拉脚说让我写励志小短文,我仔细反省了一下,也觉得自己确实太消沉了。 有必要像清少纳言一样来总结一下,写点“积极的事”。
 
这些日子太多地陷在实际的泥潭里,却忘了我还有一个并非人人拥有的,轻盈的世界。那个世界不蔑视我,那个世界里充满了美好的,能飞起来的事物。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看不见我这笔财富的人不值得爱。我们的寿命增加的同时,我们挣扎困惑的岁月也相应增长了。大概人人都不免想,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还在青春期,也就还有那么几年时间再折腾一下,不甘心就这么安静下来。我们之所以还过着动荡的生活,不是因为我们太不幸,而是因为我们还有这个力气,这大概也是一种财富吧。
 
积极的事,想了想,确实不多。看了几本书,有些没看完,但有个大概的意思。《名士风流》和《瑰宝》,大概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悲欢,时局的解析我兴趣不大,我感动的,是大背景和小人物的巨大反差,那种无能为力和奋力挣扎。前几月编的鲁羊的《鸣指》出来了,文景的设计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那种纯粹纸质的朴素的美感。老大顺便送了一本《弟弟的演奏》给我,几个晚上看完了,他敢用任何事物比喻任何句子的气势让我很佩服。在被夸大的青春期激情中,我们也不免窥见些自己破碎的影子。那种萎掉以后的平静生活,大概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大概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以最快的方式耗尽自己的全部激情,好进入平静的愉快生活。除了阅读,就是现实中的事情。买了新窗帘,新床单,都是绿色的调子,房间收拾过后显得宽敞了些,笼罩在崭新的淡绿色光芒中,使我想念所有安宁度过的日子。安宁和尚有感情的日子,回忆真是害人的东西。猫猫们除了稍有吐毛球以外,其他一切安好,她们是唯一真正依恋我的生命,我爱她们脆弱的小心脏。
 
要下班了,先汇报如上,但愿这些小匕首不伤人,但能在角落里闪闪发亮。

无意识的睡眠

2007-04-02 09:46:56 

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小时候父母生病是我很不喜欢的事,不是因为他们因此不能多照顾我,而是当妈妈在房间深处咳嗽时,当爸爸跟我说,妈妈今天头痛,躺在床上,你去问问她好一点没有,我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我们不是那种亲密流露在外的家庭,我不知道别的孩子为什么能挎着父母的胳膊撒娇,但对我们来说,无论我们是否关心彼此,对我们而言,就是不能。所以,在我们家里,亲人的生病,死亡,都带给我比常人更大的痛苦,就像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们一个字也不说,坐在那里,试图用死气沉沉的表情来掩饰应有的悲痛。
 
有时对方也许并不是厌恶你的痛苦,而是这种痛苦给他带来的困窘让他急于逃避。

恋恋红尘

2007-02-05 18:48:50 

天气突然就暖和起来,似乎冬天还没想到要过完,春天就迫不及待地要挤进来了。
 
下班回家的时候天还很亮,微微地亮着灯,这种温暖明朗的时刻,仿佛那些囚窗后面的犯人得以在院子里散步的宝贵的一小时,使人不忍放过。在天桥上我站了好一阵子,脚下是亮着车灯的车流,一边是金黄,一边是红色。不知不觉我就在这个城市落脚快两年了,它并没有对我更好,也没有更冷淡。我们只是互相熟悉了,却不打招呼。我想着周围那些事,有多少已经改变了,却好像一场梦一样,好像就这样走回家,会发现一切都没有变化。最后剩下的那个自己,在这些车流里,在更远处那些冰冷的建筑中间,我始终不能相信自己能这样孤单单地存活下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而我竟也这样活下来了,在这里活下来快两年了。
 
我们就像一群蚂蚁,偶尔一天从不变的路线中抬起头来,才发现周围竟这样陌生,这样可怕。如果我们不低头专注于自己的路,我们就会害怕颤抖,而生活的勇气就在于这专注之中。

地铁上

2007-01-22 13:31:05 

周六去西单书店,人多得几乎窒息。我屡次在书架前蹲下身来,就像一艘可怜的小船,被人流推来挤去。几个小时后走进地铁站时,我已经被人潮和暖气折磨得头晕眼花,好像正慢慢沉入一个黑洞,既无法言语,也无法做出任何动作。
 
最后一站的时候,我在最靠近门的地方找到一个座位。对面是一对比较年轻的男女,男的看上去好像更年轻些,清瘦,戴一个大口罩。我望见那个女人,挽着旁边的男人,并把头枕到他的肩上。但我再朝她看时,却看到她的脸上突然涌出泪水,无法遏止地打湿了脸颊。那男人不说话,只是慢慢地在口袋里找一张纸巾,而她又努力微笑起来,并闭上眼睛。
 
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在我出门之后,仍然忍不住回头看他们的背影。那是一种寂静的哀伤,那么轻柔,却无法克制地表现出来。我不知道是怎样一桩不幸落在他们身上,但我也忍不住在地铁里哭过,因而我知道那在冷漠的公共场合,在一切毫不关己的人流中,这样的表情有多么丰富和动人的含义。这使我忘记了先前怀着恶劣的心情观察到的,那些神色自负而装扮华丽的人们,忘记了他们在物质的耀眼光芒衬托下流露出的冰冷神态,忘记了那些看不到善良的眼睛。在那里,漂亮是一个毒性的词,而在这个并不是非常好看的女人身上,却凝聚了应有的温柔和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