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伴的旅行者

2009-06-25 22:35:00

看朱天文在《巫言》里说:“不结伴的旅行者只愿服从自己的任性,当白痴,当野兽。他们矢志逃开人类的也包括他们自己的注视,曝野于无人类目光的所在,自由走荡,无目的,无边界。”看到这句心有所动,大概这也就是我当初去巴黎的初衷。大概也未对哪一个人明确地讲过。每天占卜一般的日子,睁开眼,闭上眼,高兴、悲哀,抑或是抑郁?每一分钟流沙漏下,每一分钟都可能改变。我在流水中小心翼翼地张望。幸福如此破碎,如此脆弱。由爱生恨。终于有一天想离开,选择你心爱的世界上某个角落,安静地闭上眼睛,再也不看了。把钢丝绳收起来,甚至你可以在意念中狠狠扯断,只要你忘记它,摆脱它,不再在上面跳舞。

我不敢选择完全的不结伴,而结果也没有如我所愿,不过在堂皇的建筑与壮丽的画面前苦苦思索。不知道那些不结伴的旅行者,是否也会怀着悲哀的心经过满目新鲜的风景。如果十五天不打电话,就能坚持十六天,十七天,而你睁开眼睛,面对的还是第十八天。没有什么不同,又似乎悄悄的都变化了。

感动于文字间那宽阔的荒凉,风毫无阻拦地呼呼吹过,直吹在我们心上,无可回避。

未央歌

2009-06-06 23:20:00

买的时候因为这么厚厚的一本古朴的可爱,加上内地的繁体版有点新鲜和怀古的味道,就不顾价钱买了下来。看前面一半花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的,那些同学情谊写的很温柔缱绻,又有点嫌太过文艺气了,进程也缓慢,所以看一阵子又放下来。

最近几天心情闲散,不愿意看艰深的东西,想来想去又拿起这本来,想不到两天就把后面几百页看完了。周末下雨,开着一扇窗,外面的凉气就扑进来,心境仿佛更加澄澈。想起大学一段时间,学现代文学史,跟着进度找相关的书来看。看到矛盾的“蚀”三部曲时,惊讶他原来也有这么婉转的心思,跟巴金一样的热情和文艺气,但更多了一层入世的悲哀无奈。《未央歌》里的人物,现在看着也许觉得太不真实,那么理想化的人品和谈吐,又那么容易激动或悲哀,但想想那时的人,我总觉得就是这个模样的。在大学里是这样,到了社会上仍然是这样。动乱的年代,人心的纯真却保持得更长久,被理想的光芒照耀着,几个人凑在一起,没有开场白地就谈起人生和书里的道理来,那时也是相当自然的。现在读来,想象当时的情景,那么单纯质朴的心境,那么光明,未被尘世的尘埃污染,又还未承受生活的重量,那样一种轻盈的、开放的,小鸟一般的姿态,多么让人羡慕。看看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书中之人年龄也相去不远,却都这样僵硬,在自尊心和生活的窄巷中转不开身来。时代不同了,那理想的热情的光辉早已散去,也许从中学以后,我们就再看不见了。我们不再热望什么,因为我们已经看见这颓唐的世界,这世界堆满了凄凉和空虚,内心空洞的人眼望天花板,生活没有不同,只有相同的屈服,相同的沉沦。

我忍不住用那时的语调来写这篇感想,在灯下,我重新审视自己,那么疲乏,那么深地陷入这个纷扰的尘世之中,我已经找不到原来的纯真之气。我看见自己和别人一样,在徒劳地挣扎,却看不到自己的脚跟,看不到自己有多少不能释怀之处,多少苛责之处。我想自己像小童那样,看见世界如此光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化解的纠缠,自己也没有不能解的心结。我顽固地要求别人的,其实是自己苦苦渴求而不得的。我们大口吞噬黑暗,又用刀划伤自己,最后却离光明可喜的境界越发远,离澄澈的境界越发远了。我想找回年轻的自己,像那书中一般温柔而未受伤害的女孩儿心,那坦荡不带尖刺的热情,那知道受众人关注而越发耀目的小小骄傲,它们已经遗失得太远,我要坐下来想一想,它们被遗忘在哪儿了。

凉薄

2009-05-01 22:46:00

看《小团圆》算是难得凑了一次热闹。以前当红的东西,畅销的东西,总是不屑于看,即便看,也是等到热闹的烟雾消散了以后。这次心想张爱玲的东西,总不会差到哪去,再说既然做了书,我这不爱凑热闹的脾气也是该改改了。

很多人买这本书是为了张和胡的八卦,我倒没抱这样的期待。但因为之前看过《今生今世》,看《小团圆》的时候,有些情节,自然也就扣上了。九莉这个名字,总觉得是个旧式而脆弱的女子形象,也许是被张的那张神情骄傲的著名照片给骗了,她看自己,可能就是九莉那样成就平淡、卑微又不漂亮的旧式女子。在漂泊的境遇里长大,没有亲人可以依靠,那样的心境大概就是她一贯的感受:人情凉薄。虽然她仍然忍不住要挣扎着去爱,但对于结局,她比更多人都更现实地预料到了,所以当它最终到来时,她倒也能咬牙顶住,最终从汹涌的潮水中挣脱出来。她的笔调细密得插不进一根针去,有时一分神,就有好多情节过去了,像在沼泽里迈步。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这样的句子在她写来,总是有种击中人心的力量。她讲那出“二美团圆”的戏,掺杂着那些世俗的笑声,却悲凉艳丽得让人仿佛被舞台上那孤零零的灯照着。最悲哀的时候她也不愤怒,只是微笑,或是沉默,即便是在文字中,她也没有真正倾诉过。大部分时候她仍然坐在那里,任由孤灯照着,让我们从舞台下看她,一直看着那个小姑娘在沉默中变老。她的人生已经结束了,她这个人,现在就像从来没有出生过那样,却在这样干净的时候,重新看见那时遗留的文字,那时的话语。这样空洞的场景既荒谬又悲凉。而无数的人都争相地窥探这样的场景,窥探一个自己不可能亲见和触碰的影子,然后叹息一声,发出杂乱的笑声,走了,留下她一个人,仍然在舞台上,穿得大红,绣着凤凰,挂着翡翠耳环。

爱的话语

2009-02-08 23:24:00

读《恋情的终结》,印象最深的,当然不是纠结其中的信仰问题以及近乎迷信的巧合,虽然那种冥冥中的“迷信”或者叫做“敬畏”我也并不陌生,不过在这个荒原一般的时代,上帝无论施展出怎样的手段,他也不再是强者了。在故事里他赢了,而在我们平庸的现实中,即便他依然如此强大地发挥了自己的威力,那默默屈服了的人也意识不到失败的耻辱,甚至感觉不到恐惧了。在法国的教堂里,我有多少次默默地坐着,靠近微弱烛光里那具垂死的躯体,在巴黎圣母院,在圣心教堂,在摩纳哥不知名的朴素的小教堂……但除了我自己杂乱的心跳以及一团糟的回忆外,我什么也听不见。今天他离我们太远了,既吓不倒我们,也打动不了我们,他的声音淹没在大海潮汐的喧嚣中。

我想说的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关于爱的话语。在热恋中以真实的人物来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把真实的感情附着在陌生的情节中,同时又津津乐道地放进熟悉的细节,这一定是对一场恋爱的最好的纪念。我真希望我也具有这样的本领,能以如此独特而优美的方式记录下我生命中重要的时光和人。书中萨拉的日记占据了不小的篇幅,那些话语片段如此深挚,虽然它们以那种毫不掩饰,也不愿意雕琢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却一点也不俗气。深沉的爱情里没有俗气,从来也不会俗气。格林在虚构她的话语时,想必脑中也不断浮现出她真实的面孔,真实的美,是可触摸的,离他如此之近,因而赋予了“萨拉”完整的生命,他不需要虚构就能让那些生活中的话语与情节为他的人物所用。“我知道自己是刚刚开始在爱,但我已经想弃绝除你以外的任何东西,任何人了。”这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不知道最热烈的爱源于何处,它不是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身体欲望,它也不完全等同于动物间基因的挑选,它在那里,像最多刺而芬芳的玫瑰一样,即便没有水也会熊熊燃烧,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有时候我们是如此的快乐,有生以来我们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快乐。我们仿佛是在一块儿雕刻着同一座雕像,将它从彼此的痛苦之中雕刻成形,然而雕像的基本构思是什么我却不知道。”

这些有关爱的话语从硝烟中,从教堂深处,从一场乏味的聊天中,从各个角落涌流出来,在各个角落响起。爱情使最笨拙的人成为艺术家。我见过多少木讷之人,在谈论爱情时,却能像谈论一个哲学问题那样深刻,能如此精准而优美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在其他的日常生活中,却只是一个最平庸的,或者只精于业务和数字的人。《恋情的终结》并不因为它出色的情节吸引人,它仿佛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只有简短的几个字:激情,挣扎和永不褪色的爱。它让我们抛弃日常琐事,进入那个纯粹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只看到爱,以及两个人如何煞费苦心想要维护他们的爱,使它得以圆满,使它永不凋零。格林不顾这个世界残忍的法则,只一心要我们相信,最热烈的爱不会耗尽,它会穿过最深的痛苦和等待,会在迷雾中变得更加强烈,它不会屈服。

我依然不能忘记现实的冷漠,但我乐于在阅读的这些日子里,享受这种感情。只要我沉浸在这些文字中,爱就不会枯竭,这种天真打动我,也让我感到快乐,那种相信和投身永恒的快乐,哪怕只是几个钟头,几个月,几年。

重读米海尔

2008-12-28 11:27:00

汉娜的愿望是强有力的生活,是炫目的自由,海鸥展开它强健的翅膀,高高翱翔,轻而易举就飞越了整个耶路撒冷。那些破败的房屋在她想象力的天空下显得多么渺小,可怜巴巴,就像她身边的人,她不能不以她女王的尊严垂怜他们悲哀的额头。她的身体潜藏着太多的能量,她不知如何释放它们。旅行,购物,每周一次的电影,这些日常的小意外完全不足以盛放她生活和爱的热情,她要一把火烧掉它们,烧掉它们的井然有序,烧掉它们的焦虑、计划,它们严谨的轨道,她只想在一天里挥霍掉整个人生。于是,在枷锁下她如同盛怒的女巫,让人害怕,让人无法靠近,甚至无法拥抱。因为她要的拥抱是暴风雨式的,不是谨慎的温存。她做点心,煮咖啡,把它们端到客人面前,倒空烟灰缸,插入几句彬彬有礼的评价,但谁也不知道她的头脑中正翻腾着怎样壮丽的景象,他们甚至触碰不到她的翅尖。

而米海尔却是这微小世界的象征,温和、勤勉,每天按时夹着破旧的公文包去上班。亦步亦趋的工作和生活计划。他期待的是一种持续的温情,是每天宁静温暖的晚饭,与孩子的对话,在灯光下逐步登上学术的高峰,满足父亲以及姑妈们的期望,讨所有人的欢心。轨道以外的东西他不能理解,因此,那个盛怒的汉娜让他害怕,让他不知所措,他挣扎着想把那张陌生的脸拉到身边,最终却只能疲惫不堪。他不是给予活力的人,他只能被对方的活力提携。他也曾充满爱的力量,那是暂时的,是与他的本身不相符合的,仿佛一股异域的力量突然冲破了他身体的围栏,而这簇火焰燃烧殆尽后,他也并不感到奇怪和失落,他只是更舒适地回归到自我之中,继续在早已规划好的轨道上前进。他不需要思考和抉择,一切似乎早已注定,只需要张开双臂接受就行。

他们悲哀的冲突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米海尔也许能找到一个谨慎、温和、严厉的妻子,而汉娜却很难在这冰冷的世界上找到她勇敢的水手了。我们寄居的世界正以它越发精密的秩序加速死去。它越来越失去温度,失去惊喜。有时我在这令人窒息的楼群中抬起头来,会突然瞥见那强健的翅尖,仿佛那充满活力、永不重复的乐曲透过厚厚的云层,有几个音符终于传入我的耳中。在夜晚的灯光下读到汉娜的梦时,我感到那奇异的力量已经抛弃了我。我温情的诗歌失去了力量,我悲痛焦灼的梦失去了它起飞的力量。

冬天,阴郁的耶路撒冷,秃顶男人小心翼翼的嗓音。那只铜碗突然从树枝上掉下来,那时没有风,它落在地上发出咣当的响声,震碎了我们自我欺骗的心。

今朝风日好

2008-12-01 22:40:00

每天晚上,一切家务都安顿好后,窝在床上,在灯光下看几十页董桥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很大的乐趣。有时我希望这是一本又厚又大的书,永远也读不完,这样我就能拥有更多温暖的夜晚,长久地保存着这一缕陈年的醇香。

最初看中这本书,是相中了它小巧的皮面装帧,和里面几幅漂亮的水彩插画和素描。董桥老先生在书里的论调,始终像书名一样,恬淡,温和,絮絮的诉说中表露出老年的豁达与沉着。文字不多,所谓厚积薄发,他说出来的人事物事,用的都是平白的话语,却细致入微,体贴处让人心生暖意。他讲的都是些旧人、老古董,讲旧书店的善本,讲去世的著名插画家、书籍装帧世家,讲自己和朋友搜集的古字画、古玩……他的叙述就像这些古董一样,精致、美丽,又见出风雨磨砺的痕迹,其境界的沉郁开阔,是轻浮华丽的仿品所无法企及的。

对一个黄杨木笔筒,对一支缠枝瓷簪子,他流露出的那种迷恋,有时就像小孩子那样单纯,只想将这美好之物据为己有。但这种执着又如此豁达,它迷恋的只是事物本身的美,这种美浸润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如此空灵,使触及它的人都获得了心灵的平静。这种乐趣超脱了人世沉浮,我在阅读中与它靠近,只感到心境平和,因获得深沉的智慧而充满喜悦。

用一种看风景的心态讲述世间的人和物,这是一个“老古董”的境界,也是这些文字的力量所在。

化妆

2008-10-09 22:15:00

读渡边淳一也许是一种缘分,而第一次拿起的是这一本,也是一种缘分。

最难过的时候我就拿起这本书,在夜晚的台灯光下,在雨天阴冷的光线里,安静地进入那三姐妹的生活。她们的幸与不幸是不同的,但那内心相同的坚强从冷静的笔调里渗透出来,弥漫到我的血液里。为了复仇而始终单身的赖子,为了追求爱情而离群索居生下孩子的里子,做出抉择时她们都义无返顾,即便内心的目标只是那短暂的火光一闪,即便这火光熄灭后的人生将漫长而黑暗,她们也没有犹豫,没有停留。终其一生,这使得最简单的事也有了神圣的意味。在那些冰冷的夜晚,她们独自面对自己,倾听自己没有说出声来的话,但生活没有停留,她们也不曾停在同一片悲伤中。

渡边淳一安静的诉说有温暖的颜色,就像灼灼盛开的樱花,它们竭尽心力成就一时的灿烂,那灿烂是残酷的,也因此是温暖的。我们观看别人的生活,同时也是以此为一面镜子反观自己。比起一本书来,我们的生活更平淡,更漫长,充满更多不可预料的悲欢,但相同的是,不断做出抉择并承受这个抉择带来的后果。一个孤独的人阅读一个同样孤独的故事,她们的平静与忍耐给我增添了勇气,教我如何做好准备,去迎接那盛开的极致。

有一百个理由不该在北京生活,为什么还留在这儿?

2008-08-27 23:54:00

陈冠中《城市九章》里的这个题目,正契合了很多人包括我的心声,大概也是我一直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这一百个理由里,书中提到的,相信每个在北京生活的人,都会忍俊不禁:

更有些理由直让你想立即撤,如沙漠化,沙尘暴,脏,空气不好,干到触电,干坏皮肤,缺水,塞车塞车塞车,开车的人没有小路让大路的路权概念,出租车司机不认路但会绕路,出租车特窄特脏(我干嘛老说出租车),晚上街道暗—— 就算自称中央商业区的朝阳区也暗,有闷棍匪,少通宵便利店,东西粗糙,到处 都在拆,不该拆也拆,整北京像个大地盘,房价比上海还贵,契税高,买房政策为难外地人,建筑没意思,没有像样的老洋房,旧民房特破,90年代还戴古装大帽子,新完成的地标建筑又土又大,真不知道容积率怎搞下来——这点京不如沪,甚至不及近年的鹏城和穗。

其中看似最寻常的理由,结合了亲身经历,都会成为苦涩的笑料,比如我这样在出门就提东西南北的北京,三年来却从来没辨明过方向,上出租车最恨的就是,司机居然要我给他指路,还得用东西南北的“专业术语”。刚来北京时住在望京这个神奇地方,不知多少次上车后,司机一听说望京两字就马上摆明姿态:“我找不到。”甚至出现在离家十分钟的路程里因为找不到路而下车找摩的的傻事,不在少数。

北京让人困惑的就像这个题目所言。来了三年多,我依然没看明白,它到底有多大,又有多深。也许这本来就不是我能考察清楚的问题。如果在王府井的街边坐上半天,肯定能看见各种奇形怪状的人,而在北京生活,也意味着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将是什么境遇,下一分钟将会遇见怎样奇特的人。每年都和自己以及朋友们念叨要离开北京,而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带着满腹牢骚,居然又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沙尘暴、塞车以及年年上涨的房租。而离开这个词,似乎永远高挂在计划之中的计划之外。

莫称之为夜晚

2008-05-21 22:23:00

对于我来说,奥兹的伟大就在于他对家庭关系的微妙的洞悉。安宁的波涛下潜藏的每一次波澜,都被他牢牢捕捉并精准地表达出来。这种精准有时甚至让人绝望。看见我自以为独有的孤独在他的笔下展示出来,是欣慰而又可怕的事。《莫称之为夜晚》一开头就吸引了我,独自面对夜里寂静的沙漠,那种纯净的景象仿佛时时逼真地呈现到我的眼前。夏日的夜晚,共同生活了八年的恋人,仿佛以某种独特的坐标标出我的位置。我从远处望着他们,仿佛我在灯下,而他们在刚好还能被笼罩的灯光的尽头,像长着带荧光的鳞片的动物,不出声地表演。绝大多数对话都是可以忽略的。我如此切近地看到那个男人,经过漫长的流浪后停下来,像一头巨大而温驯的动物,栖息在他猫一般的小姑娘身边。他宽厚的爱令人安慰。那默默无言,但随时准备承纳的爱,在你轻轻靠上去时,会温柔地伸出手臂来拢住你。就像夜色,就像夜色里广袤的沙漠。

下班的时候头疼欲裂,在车站,车一直不来。一个男孩撕心裂肺地用他完全自私的爱挽留等车的奶奶,他的自私和强大的占有欲让我痛苦无比。那么疲惫,几乎要倒下,我不知道如何回家,甚至不能言语。被一切残忍的东西裹胁,就像那个孩子的哭叫,我甚至望不见两步以外的东西。奥兹给我们的世界并非完美,那些疏离和无声的争执仿佛黑色的漩涡,但那个男人宽厚的背影压倒了一切。还有猫一样的诺亚:“我仍然爱你,你呢?”这最简单的话我已经失去了。

我渴望有宽大的露台,可以静静的在灯光之外坐下,没有时间流逝,没有言语,没有争执甚至没有爱。面对外面光彩的世界,我在黑暗里,我是安全的。我蜷缩得太久,身体都僵硬了,就像失忆的病人,苦苦追寻自己本来的面目。今晚我说不出话来,我太累了,请允许我安静一会,就那么一小会,想象那宽厚的臂膀温柔地拢着我却不被我发觉。

幻影书

2007-11-21 22:36:00

最早是在《外国文艺》上看了一半,那时简体版的书还没出来。看到一本书的评论是它多么畅销,我就会产生抵触心理,结果却是,一下就看进去了。

巨大的打击和悲痛,死亡,孤独,自我拯救,以及孤独者间的抚慰。这些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因而很自然地就能进入场景,把它当成自己的故事来进行下去。重要的不是具体的角色和情节,而是普遍的道路。从绝境里走出来,甚至是那种刻意要把自己逼到绝境的勇气,拆除所有的梯子,断绝生路。我没有权利说自己是多么不幸,不过,不幸的方式不同,感受不幸的方式却大致相同。或许,拯救的方式也大致相同。

我整个晚上坐在一盏灯光下看这本书,从头把前半部分重温一遍。很多因素在帮助我沉静下来,这也是一种。有时我想,大概要走到最逼仄的地方,才会突然柳暗花明,重新获得所有的可能性。这就是死亡,以及又一次的生命。在平庸的生活之上,是黑夜,飞翔于黑暗中,才能获得纯粹的光。